我们又多了一位新朋友Casc8。作为一个可持续的丹麦品牌,Casc8希望将废弃资源、当地工艺和社会可持续性的理念融入产品设计与生产中。

为了更好地与新朋友熟悉起来,我们和Casc8的创始人Sara聊了聊,过程中也听到了许多与品牌成立、发展相关的有趣故事。

klee klee: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吧。 


Sara: 我叫Sara Emilie Terp,来自丹麦哥本哈根,目前居住在奥地利维也纳。2018年,我创办Casc8,是希望它可以成为一个另辟蹊径的设计品牌,聚焦可持续理念的同时,与过度消费的快消行业抗衡。


klee klee: 为什么决定创办Casc8 呢?


Sara: 当我还是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的学生时,去了一趟印度,探访了在古吉拉特邦的一个的手工艺NGO组织Khamir。在接触过程中,我了解了他们的社会公益模式:当地的工艺人收集废塑料,制成手工编织品,然后销售、创造收入。在我看来,这一模式既美丽又质朴,有着良好的初衷。在印度之旅期间,我还在街上、沙滩上看到了大量的塑料垃圾。于是我才想到可以跟Khamir开展合作,通过技能互补,开创一项塑料废物升级利用项目。


Casc8起初只是我大学时代创办的项目,后来竟顺其自然地发展成了今天的规模,这令我既意外又激动。


klee klee: 品牌名称Casc8有什么具体含义吗?


Sara: 品牌名称的灵感来源自Ellen MacArthur基金会,在2016年的一篇报告《新塑料经济:重新思考塑料的未来》,报告指出全球每年生产7800万吨的塑料,却仅有8%流入回收循环。


基于这一信息, Casc8取英文单词“cascade”的谐音,象征着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从上游流向下游,环环相扣。我喜欢这一意象,因为Casc8的目标就是在其所处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建立起类似的资源循环流动。我们希望参与到更大的观念变革运动中,消除社会对废弃物的偏见,鼓励将废物视为资源,并改变人们看待时尚、消费时尚品的态度。


klee klee: 在面料处理以及编织成品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


Sara: 重新利用废塑料生产织物,有别于普通的生产过程,不能像普通的厂家那样从供应商的产品录里随心挑选原材料颜色。我们是能收集到什么样的废塑料,原材料就用什么。每个织布人的编织方式也各有特点。所以,每块面料都是独一无二的。基于这样的流程运营品牌挑战重重,但同时也很让人激动、有成就感。


我在运营中不断学习。Casc8不遵循时尚界的惯例,我们不会每年推出好几个新的产品系列,而是按订单安排生产。我们还会跟志同道合的品牌、设计师和艺术家合作,很有意义也很有趣。


klee klee: 分享一下你的可持续日常吧!


Sara: 我一直是骑单车出行的。我也不怎么买全新的东西,反而喜欢“二手货”。我维持最低水平的物质消费,尽量物尽其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只买有机的农产品,以素食为主。当然,能做的肯定还有更多啦!我也会继续探索并付诸实践。


klee klee: 这是Casc8第一次入驻中国吗?和klee klee合作下来,感觉怎么样呢?


Sara: 跟klee klee合作我非常高兴,而且有种很好的预感。我一见到klee klee,就感觉到这是个志同道合的伙伴,我们的设计和慢消费理念不谋而合。通过klee klee获得进入中国市场的平台,也是我的荣幸。很期待看到klee klee的客户对Casc8的反响。希望是积极的!:)


部分Casc8包袋已可在小程序中购买,但受疫情影响,发货时间有所延迟。


Casc8也已到klee klee 三里屯店,klee klee安福路店与klee klee & friends上生新所店中,欢迎仍可以出门的(在北京的)朋友去店里逛逛。


在上海的朋友,希望我们可以很快见面!